辨病抗癌有专方,其中肺癌效尤长
长期以来,中医常用的,强调的,也是其特色之一就是辨证论治。而往往在一味的强调辨证的同时就相对减轻了对病的把握。然而在各学科分支更加细致化的今天,如果还是只盯在传统的辨证论治上,是不利于中医各学科的发展,也逐渐会不适应医疗发展的要求,而且事实上中医历代尤其是唐代以前就非常重视辨病论治。王三虎教授认为中医虽然是以辨证论治为特点,但实质上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在辨病论治的前提下才辨证论治的。只有辨清病的不同,才能对某一疾病的病情过程、预后转归等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病因病机、才能有的放矢。王三虎教授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长期抗癌临床工作中,对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一些癌症总结出了专病专方,疗效颇佳,尤以肺癌专方应用最多,效果最好。
2003年10月17日门诊有一肺癌患者专程从河南来复诊。李хх,62岁,焦作中州机械厂人。患者于1988年11月因右颌肿物为混合瘤恶变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行手术,1989年1月再次手术,1995年复发行淋巴清扫术。2001年患者出现胸部症状,确诊肺纵隔转移,未进行手术,同年10月患者在西安抗癌俱乐部主编的《抗癌俱乐部》杂志2001年第2期上看到了王三虎教授写的一篇肺癌病案,觉得和自己的病情非常吻合,因而于2001年10月开始照方服用了30剂,效果不错。后专程来西安请王三虎教授亲自诊治。基本处方为:百合12g,沙参12g,麦冬12g,鱼腥草30,山豆根12g,莪术12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30g,海浮石20g,瓦楞子20g,丹参12g,夏枯草12g,浙贝母10g,桔红8g,苍术12g,元参12g,黄芪12g,山药20g。服药1年后胸片示瘤体增大不到1cm,患者基本状况良好,生活质量较高。今年3月20日患者复诊时瘤体略有缩小,后经其他医院建议于4月行介入治疗,后继续服用王三虎教授的中药。
2003年10月17日复诊时才得知患者近一段时间服用中药时,将一服药研磨后分3天吞服,认为这样会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完全吸收,将药渣倒掉会浪费。有些患者也有同样的认识,认为中成药就是简单的将中草药磨成粉末而制成,其实不是这样,中成药都是经过各种工艺加工浓缩而成。而一般服用的汤药中几乎就是药物的所有有效成分,也就是说这位患者每天只服用正常剂量的1/3。或许药量不足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瘤体略有增大,即便是这样患者的基本状况仍然不错,2003年10月17日就诊时患者说在焦作某医院就诊时医生不相信他患有这样的病竟有这么好的精神。2003年10月17日患者精神好,口干,稍凉则咳,有白沫样痰,右手食指中指有麻木感,食可,大便干。舌红苔少,脉沉细。王三虎教授认为在坚持肺癌这个基本病的基础上,又要辨证还要防止耐药性,所以今天换一思路。处方如下:百合12g,白英30g,元参12g,麦冬12g,海浮石20g,鱼腥草30,半枝莲30g,冬凌草30g,土贝母15g,杏仁12g,天门冬15g,百部12g,生地20g,风方15g,生牡蛎30g,山慈菇15g,当归12g,栝楼15g,黄芩15g,鳖甲30g。3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开完处方王三虎教授再次强调不能自作主张减少服药,一定要按照要求定量服用。
医学分科愈来愈细化,疾病治疗也越来越专科化,这样要求医生也是专科医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细致的了解各种疾病,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治疗。专科医生诊断专科疾病会应用专药,这样的治疗才会更加满意。而方剂作为中医特有的治疗用药,不同症状需用许多不同的中药组成,而且有时各个医生的辨证不尽相同,即使相同用药也会有差别,因为不同中药有着相同的功效,同一症状可以用不同的中药,这或许也是阻碍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吧。只有中医各专科医生不断总结、相互交流从而得出中医专科的基本专方,在此基础上再辨证进而用药,这样才能在把握基本疾病的前提下应用基本专方,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注:王三虎: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获伤寒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9月晋升教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3月任西安市中医医院首席中医肿瘤专家,在肺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共发表论文140篇,主编、参编书籍10部,3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现承担省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一项。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常委副主任委员,《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委会等职务。第四军医大学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王三虎教授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