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意思是同一种药材,因产地不同,其性味功能也有差异。药物的疗效,与其生长(产地)环境有密切关系。动植物的分布本来就有一定的地域性,即使同一物种,若产地不同,其性能也会出现差异,因而有道地药材之说。这在今天已为科学家所证实。地理环境的基本因素是地球化学环境、地貌、水、土壤和岩石。不同的地域,土壤所含的微量元素差异很大,其次气候、阳光、水分等自然条件各地也不完全相同。因而古人在很早就注意到了“道地药材”这个概念。 魏晋南北朝时医家陶弘景,在他的著作中,已开始强调道地药材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但较全面、系统地对道地药材的经验和理论进行整理、总结在我国医药史上还要首推孙思邈。隋唐之建立,国家得到空前统一,国内外交通和贸易畅通无阻,学术交流十分繁荣。孙氏以其在医药方面的渊博知识,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在他的著作《千金翼方》中对道地药材有较详细的论述。 “道地药材”这一名词的广泛应用可能已很晚,约在明代前后。但它的起因,则可能与唐时将行政区划分用“道”来代替,加之孙氏又较系统地用“道”来归纳药材。所以后世逐渐用起这个名称。 现在医生临床用药,均继承了前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如川黄连(指产于四川的黄连)、川贝母、浙贝母(分别产于四川和浙江的贝母),怀牛膝、川牛膝(分别产于河南和四川、云贵的牛膝)等等。下边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他们产地不同,功效的差异。 南沙参与北沙参 沙参一药有南、北之分,据文献记载,始见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和《本经逢原》两书中。南沙参及北沙参功用相似,都具有养阴清热、生津润燥的作用,前人有“沙参补五脏之阴”之论。北沙参体重质坚,甘凉柔润,养胃阴、生津液之力强于南沙参;南沙参体轻质松,性味偏于苦寒,益肺阴、清肺火之功优于北沙参,并有祛痰之效。故久咳肺虚及热伤肺阴之证,以选用南沙参为要;而胃阴耗伤、津少口渴者,当选用北沙参为妥。热病伤津耗阴,肺胃最易受累,此乃肺本燥金之脏、胃喜润恶燥之故,临床多表现为咽喉燥痒、干咳少痰、口渴干呕、舌质偏红、苔少或光剥等。取南、北沙参合用,治之最为适宜,养肺阴则能润肺止咳,益胃阴则可生津解渴,二药常合用于一方,相辅相济,有肺胃同治之妙。 川贝母与浙贝母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又称“松贝”、“青贝”、“炉贝”。浙贝母原产浙江省象山县,又称“象贝”。它们的共性是性味均苦、寒,凉。归肺心经,都具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的功效,临床多用于热痰咳嗽和痰热之病证。二药不同之处,川贝苦寒性较小,清热力不足,但偏于润肺止咳,清热散结力也不及浙贝,故多用于体虚痰结者;浙贝苦寒性较大,清热力较强,功偏清肺化痰,多用于治痰热壅肺或风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同时清热开郁散结力较强,常用治痰火凝结之瘰疬、瘿瘤等病症。 总之,地域不同,药物的性能也就有差异,所以引种外地药物时,要很好地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温湿度,不可盲目引种,不然,所谓引种“成功”,结的个头不小,但药性可能会不及原产区域了,这是目前应该引起引种中药者们特别注意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