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46岁。2010年5月8日初诊:口疮反复发作10余年。
患者近10余年口疮反复发作,咽灼热,胸膈上烦热,膝以下凉,天凉则需着袜而眠,经常服抗生素,食少,易积食上火,大便易干,小便利,眠可。脉细小弦、尺大,舌淡红中裂苔白。经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诊断为口疮(阴虚,中焦湿热,上焦郁火,下焦失温),治当以清中焦、上焦热为先,补阴阳为本。方用熟地20g、苍术10g、当归10g、桔梗12g、黄芩10g、半夏10g、黄连6g、干姜10g、炙枇杷叶10g、生甘草10g、麦冬10g、茵陈20g、川牛膝10g、肉桂3g。7剂,水煎服,日一剂。注意饮食、起居生活。
2010年5月15日第二诊:口疮愈,咽灼热及胸膈上烦热轻,咽干,膝以下凉仍在,食仍少,大便干稍轻,小便利,眠可,卧则舒,直则困,脉沉右尺弦滑大,舌红中裂苔微黄。辩证为湿热清半,下焦虚不固依然。随证上方加山萸肉12g、石菖蒲10g、川萆薢10g。7剂水煎服。
2010年5月22日第三诊:口疮未发,咽干轻,膝凉仍在,劳则腰困,食少,二便调,眠可,脉尺弦滑,舌红苔白。证属肾气不固,又随证服补肾之剂20余剂,口疮未发,膝凉腰困消。
按语:患者素体阴虚,阴虚火旺,合胃热上蒸,肺经郁火,熏灼口腔,口疮自生。因口疮反复发作,常服抗生素,伤及脾胃,后天之本久伤,先天之本无源,成正虚邪实之证。据《内经》“有余折之,不足补之”原则,治时在散上焦郁火和清中焦湿热的同时,也兼顾健脾和胃补肾,使得热邪祛除而不伤正,正气得复也利于热邪外出。在热邪祛除之后,加大培原固本的力度,增强体质,使得口疮不再发。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以上案例来自乔宝璋教授 乔宝璋教授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