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炮制与制毒问题。人常说“是药三分毒”,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有些药还不止三分毒,可能四分、五分或更多。有些药物虽然毒性大,但是治疗作用却很好,如马钱子、天南星、川乌、草乌,它们的止痛作用或止咳作用,促使中风偏瘫恢复的作用都很好,但若是不炮制,直接使用就有可能吃死人。若进行适当的炮制,加之医生很好地掌握用量,它就会变成一味良药。总之,炮制可以起到以下的制毒作用: 一、 纠正偏性 炮制的目的是纠正偏性。如苍术的燥性,就是偏性。纠正的方法是采用麸炒、米泔制, 减少其挥发油含量,减小其燥性,纠正之偏性。 二、 副作用 炮制的目的是减少副作用。如巴豆的泻下,就是巴豆的副作用。减少的方法是去油制霜, 减少巴豆油的含量,减小其副作用。关于巴豆油的含量,现行《中国药典》一部已明文规定,其含量不得少于18% -20%。 三、刺激性 炮制的目的是减小剌激性。生山楂,用于脾胃虚弱而积食的人。既要消积食又要避免对胃的刺激,故炒黄,即为炒山楂,减少了对胃的刺激作用。 四、毒害 炮制的目的是消除毒害。毒害与上述毒性相比,其毒性程度要加大,在生理上可能造成一定损害。在炮制时要加入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辅料去解其毒性。 如半夏,历代记载的是“载人咽,令人吐”,强烈地剌激人的咽喉。炮制多采用复制法,利用白矾、生姜、甘草、石灰水等去解其毒性,消除毒害。 制毒的方法: ①加热处理去毒,利用热的作用; ②加水处理去毒,利用水的作用; ③加辅料处理去毒,利用辅料的作用; ④修治去毒,修治药物的毒性部位; ⑤减量去毒,减少有毒成分的含量。 制毒的机理: ①消减有毒成分的含量,如斑蝥,主成分是斑蝥素,既是有效成分,也是有毒成分。炮制采用米炒的方法,使其毒性成分升华。 ②破坏或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如苍耳子的毒性蛋白,炮制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其毒性蛋白完全凝固,破坏其化学成分的结构。 ③与特定的辅料起解毒的作用,如天南星,特定的辅料是白矾,白矾又为硫酸铝复盐,在水中呈凝胶状态,生成氢氧化铝,带有负电荷,可与带有正电荷的天南星的毒性成分相结合,而起到一个解毒的作用。 ④破坏共存酶的活力,防止酶解,如芥子,含有的成分是芥子苷,同时又含有一种酶,为共存酶,酶可使苷分解,炮制采用加热的方法,杀酶保苷,防止酶解等。 中药经过几千年来的摸索,通过炮制大胆使用了一些有毒的药物,丰富了临床的治疗,显示了前人与疾病作斗争的艰险与智慧。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