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案例来自:益群国医堂专家刘金霞主任医师治疗鼻息肉医案 王某,男,80岁,西安市人。2015年8月20日初诊。 主诉:双侧鼻息肉8年余,鼻塞、鼻干加重伴张口呼吸半年。 现病史:患者8年前经鼻内窥镜和鼻窦CT检查确诊为鼻息肉,2年来,反复鼻塞、流涕,近半年来持续鼻塞,流涕,头痛,张口呼吸而影响吃饭,口干,睡眠差,舌尖边红苔薄黄,脉细沉。鼻镜检查显示鼻腔内有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半透明样赘生物,如荔枝肉状,触之柔软,不痛,可移动。 诊断:西医诊断:鼻息肉 中医诊断:鼻痔 中医辨证:痰瘀结聚 治则:化痰燥湿,祛瘀散结 处方:苍耳子6g、辛夷10g、白芷10g、赤芍10g、路路通10g、丝瓜络10g、诃子10g、细辛3g、蝉衣10g、僵蚕10g、川芎10g、菖蒲10g。水煎服,日1剂,7天为一疗程。服用方法:先水煎2次,每次煎药后,现用药液蒸汽熏鼻,待药液温凉后再服用。第3次煎药后,连药渣一起于临睡前泡脚20~30分钟。 二诊:2015年8月27日 患者服用上药后,头痛好转,鼻塞、鼻干有所减轻,鼻腔可以通气,但夜间仍有张口呼吸,仍张口呼吸影响吃饭。一诊方药加皂刺5g,五味子15g。水煎服,日1剂,7剂。用法同前,但不熏鼻。另用熏鼻方:苍术10g、白芷10g、皂刺5g、辛夷10g、赤芍10g。水煎熏鼻,每日熏鼻3次,每次熏鼻20分钟,3日1剂,7剂。 三诊:2015年9月4日 患者服用上方7剂后,头痛消失,鼻塞、鼻干大有改善,鼻腔基本通畅,夜间偶有张口呼吸,张口呼吸基本不影响吃饭。效不更方,原方继用14剂。熏鼻方也继续应用。 四诊:2015年9月12日 患者鼻塞、鼻干症状消失,鼻腔通气良好,无张口呼吸,患者可正常吃饭。 按语:鼻息肉属中医“鼻痔”范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谓:“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均在专门篇章中记载了治疗鼻息肉的验方。本方中苍耳子、辛夷、白芷、菖蒲芳香通窍,化浊除痰;白芷则能够辛温通窍;路路通、丝瓜络、川芎、赤芍活血止痛,行气通窍;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蝉衣、诃子疏散风热,利咽解痉;细辛祛风止痛,通窍。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药物对能够引起鼻窦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多种致病微生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白芷和辛夷不仅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而且具有较为明显的镇痛作;川芎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纵观全方,化痰燥湿,祛瘀散结,因而收效颇佳。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