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喘证)验案 董某,男,52岁,农民,咸阳市人。2016年1月8日初诊。 主诉:咳嗽、气喘3年,加重一周。 现病史:3年前开始咳嗽、咳痰,胸闷,每年冬季易发,发病时持续数月,逐年加重。近一周来病情加重,痰多,怕冷,无汗,头胀痛,咳嗽,气喘。白细胞增高,体检双肺可闻及干性啰音,肺底居多,亦可闻及哮鸣音。X线双肺纹理粗乱,呈网格状阴影。来诊时咳嗽气急,喘逆,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胸闷,头痛,恶寒无汗,舌苔白滑,脉弦紧。 诊断: 西医: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急性发作 中医:咳喘 辩证:外寒内饮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化饮 处方:麻黄10g、桂枝10g、干姜6g、五味子10g、白芍15g、半夏10g、细辛3g、茯苓10g、白术10g、苏子10g、炒杏仁10g、白芥子10、陈皮10g、莱菔子10g、枳壳10g、炙甘草10g,6付 水煎服。 二诊(1月15日):服上药后咳喘明显减轻,已不恶寒,痰少,于前方减桂枝、白芥子、莱菔子,继服6剂。 三诊(1月22日):已不气喘,但仍咳嗽少痰,苔白,脉弦缓。于前方减麻黄、苏子,加前胡10g、紫苑10g、瓜蒌10g、枇杷叶10g,继服6剂。 四诊(1月28日):诸证悉除,本缓则治其本之旨,另拟双补肺肾、纳气平喘剂制水丸以善后,处方如下: 红参10g 、炙黄芪30g 白术10g、苏子10g、半夏10g、陈皮10g、干姜6g、当归10g、前胡10g、厚朴10g、肉桂6g、沉香10g、炙甘草10g,10付,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10克,每日三次。 以上案例来自:西安益群国医堂顿宝生教授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