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群国医堂专家程少斌教授治疗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医案 王某,男,56岁,西安北郊人。2015年3月12日初诊 主诉:患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5年余。 现病史:患者5年前经胃镜等检查确诊为“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经多次西药治疗,可暂时缓解,仍常反复发作。现症:胃胀胃痛,饭后加重,反酸烧心,时有酸腐食物上泛,吞咽时食道不适。大便色黑,伴乏力纳差,舌淡有齿痕,苔少而干。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 中医诊断:胃脘痛 中医辨证:脾虚胃阴不足 治则:健脾益胃 处方:党参30g、炒白术18g、茯苓18g、麦冬12g、石斛15g、陈皮12g、姜半夏10g、枳实15g、乌贼骨25g、白及10g、瓦楞子20g、炒谷麦芽15g、鸡内金15g、元胡10g、炙甘草10g、生姜9g 。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5年3月19日):服用上药后,反酸、烧心减轻,胃仍有胀痛,口干舌稍红,大便颜色好转,食欲增加。处方上方加三七6g,麦冬加至15g。7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15年3月27日):服用上药后,反酸、烧心明显减轻,胃胀痛消失,吞咽无不适。体力、精力、饭量均增加。上方加减调理两周,诸症消失,随访6月未复发。 编辑按: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属多发病,现代医学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以抑酸、保护胃黏膜、促消化、根除幽门螺杆菌等对症治疗为主,虽然能够很快暂时缓解,但由于胃和食道粘膜还未完全长好,胃酸及反流的食物的刺激,又使各种症状重新出现,因而极易复发。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痞证”等范畴,中医辨证论治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表现,且组织病理学上可有不同程度逆转。 程少斌教授根据本例患者的胃镜等检查及症状结合舌脉辩证为脾虚胃阴不足证。采用健脾养胃疗法,达到治愈而不复发的疗效。方中以四君子汤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生姜、枳实止呕消胀;麦冬石斛养胃阴;海蛸、白及、瓦楞子制酸止痛;内金增加胃动力。 ![]() 【个人简介】 198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陕西分会脾胃病、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省级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从医30余年,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临症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准确,用药精准,尤擅后天之本调理。曾在北京东直门中医院及北京糖尿病医院工作,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
1、内科: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扩、慢阻肺;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结肠炎、肝炎、肝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失眠、眩晕、耳鸣、肿瘤等。
2、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乳腺炎、乳腺增生、不孕症、产后病、外阴瘙痒等。
3、男科:阳痿早泄、遗精、前列腺病、不育症、急慢性尿路感染等。
4、皮肤科:皮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痤疮、疱疹、紫癜、黄褐斑、脱发、白发等。
5、儿科:支气管炎、哮喘、鼻炎、咽及扁桃体炎、中耳炎、口疮、发育不良、消化不良、尿床及各种疑难杂症。
应诊时间:周一下午、周日上午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